读书使人充实、使人望远、使人联想、使人丰富、使人反思、使人进步。
世界上的书很多很多,有人建议小学生可选读合适的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科普书籍等。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爱读什么就读什么吧。当今时代读书不是工作需要就是兴趣爱好了。
如今的我已很难像少年时如饥似渴地寻找书籍来看,已很难像青年的我去用一半的工资买书订杂志,已很难像中年的我特地跑新华书店去购买一本黄仁宇的《黄河青山》,千里迢迢背回美国。如今的我不老却已很难刻意去找一本书来读。闲时读书,全是随缘了。进图书馆看到什么可意的书借回来,或是从某书中关连到另一本书,或提及哪位作者,我会再找来看看。女儿倒是简单,看到她喜欢的书,网购就是,家里书架、桌上、地上堆的都是书。每次去她那儿,我总会带本书回来看看,好像为她腾出空间似的。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说的很对。读一本优秀的书,有时我的心能被书中的某个情节深深触动。读一本好书,我不仅走进了作者的世界,汲取了作者的知识,感受了作者的灵性光辉,更开拓了自己的思维。
最近读席慕容的《写给幸福》,里面有一篇她读王鼎钧《山里山外》的读后感《纯金的心》。我没有看过《山里山外》,无从评论。巧的是,我最近才看了王鼎钧的散文《那树》。 “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它美化城市、清洁空气、庇护人类和蚂蚁鸟儿等小生灵,默默地满满地付出。但是 环境的改变,城市的扩张,人类的索取。最终,那树被人们无情地用“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作者以那树的遭遇托物寓意,揭示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破坏环境的无情行为,提醒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没有读过王先生的其它作品,仅仅从这篇散文中就能了解作者的心思、修养和文采。席慕容说:“我向这样的一支笔致我最深的敬意。” 我会留意再寻王鼎钧先生的作品来读。
从席慕容的散文《相见不恨晚》中,又知道了另一位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晓风说:“然而,对我这样一个成长于二十世纪中期的女子,读书和求知才是我的秋千吧?” “嘿!知道吗?秋千不算,春天不算,那女子绣花的裙摆不算,真正要随风鼓胀的,是生命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追求,所以,读书和求知才是我们真正的秋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大胆地抛掷出去。”
说得很形象,很合意,也喜欢这样的比喻。让我回味小时候在秋千上荡来荡去、越荡越高,好像就要飞起来的感觉,风呼呼地扑在脸上,花裙子随风鼓胀。原来,我们这一路都是荡着秋千走来的。
我喜欢荡秋千,只要在秋千上荡起来,我的花裙子就会随风鼓胀。
生命和记忆之火不息,读书和求知的秋千不止。
【星星图文原创】
看见玉兰,提一句,我这几天正在构思《玉兰的果实》
玉兰有果实吗?是玉兰花树吗?真不知道玉兰还有果实,期待读朋友的文章。谢谢赏读留评。
我也喜欢读书,也喜欢大自然——这一本天然的、永远读不完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