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穿越时空

2020年三月,NASA的红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彗星,被命名为C2020 F3 Neowise。它是由可以追溯到46亿年前太阳系起源时的材料组成,约有5公里宽。此彗星正在穿越地球,它在7月3日最逼近太阳,于7月22日最接近地球。在旷野的夜晚中,在北斗星旁可以看见它顶着像火炬般漂亮的小脑袋。整个七月北半球都可以看见它。这颗彗星在其轨道绕一圈大约需要6800年。今天,让我跟着Neowise彗星,穿越时空,回到西小。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E3628-1.jpg

西小校园是我们的出发地,是我们许许多多小星星起飞的基地,更是我们扬起梦想的地方。在那里,我们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回忆。

我的妹妹没有长大就离开了我们。邻家蔡老师的小女儿碧玲成了我的小妹妹。她最爱跟在我后面,我也喜欢她、爱护她。她的父母一直说他们的女儿是我的“小尾巴”。详细的故事早已经随风飘去,我只记得我教她跳舞、教她唱歌、教她收集漂亮的糖纸、带着她扮娃娃家,反正小女生爱玩的事,我都领她玩过。我最喜欢在她头发还不多的小脑袋上梳小辫子,扎蝴蝶结。掐朵花儿别在她的小辫子上。“小尾巴”很喜欢我,经常笑眯眯地看着我跳舞。就是我们搬家离开西小后,她还去教导大队找我玩,看我们打球。

西小的子弟不多,年少时男孩女孩经常一起玩,踢球、打仗、扮娃娃家、躲猫猫、打乒乓球,跳沙池,…。记得一次追打玩耍中,我扑上去拖住黄小红的腿,他为了挣脱我,从教学平房高高的台阶往下跳,拖带我也摔掉下去,一根手指粗的木棍插进我的右膝盖。棍子和流血吓得我抱着膝盖大哭,黄小红一点也不害怕,走上前来看看,要动那棍子,我疼得不让他动,他勇敢地伸手一下拔出那棍子。后面我就不记得是否去卫生所包扎没有。反正那棍子可是给我右膝盖留下一个圆圆的终生疤痕。

我们家就在西小校园里,由于父母工作都忙,我和大弟像所有住校生一样住校。我们的宿舍在大教室里,睡觉的房间很大,里面排满了高低床。我们同宿舍的女生们一回房间就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不到熄灯时间绝不罢休。遇上兴奋的事甚至熄灯哨子响后,我们仍然会压低嗓子悄悄说个不停。以至老师推门大喝才作罢。记得一个春天,我们同班几个女生突发奇想,要挖荠菜腌着吃。于是,我们利用课后时间挖荠菜,洗干净,找来瓶子装起来,发现没有盐,怎么办?自然是我来解决。我悄悄回家,取了一点盐,晚上大家兴奋地腌制荠菜。临睡时,一人吃一口咸荠菜。现在想来,不是为吃,就是好玩。还有就是熄灯后,大家轮流讲鬼故事,越讲越害怕,蒙头躲进被窝沉入梦乡。

同班女生小平是烈士的女儿,我们一直都是很要好的朋友。每年清明,学校会组织大家去大蜀山扫墓。我们总会采集很多野花,陪小平献给她的爸爸。无论小女生之间有什么争斗,我与她总是坚定的好朋友。后来,小平转学了,我难过了好一阵。那以后大家各自忙碌,很多年后,有了微信,我们彼此才联系上,她还是那样大方漂亮,工作之余喜欢画画。退休后修完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作品多次展出,已成为当地知名女画家。我为她骄傲。有梦想的人,无论何地、无论年龄,都能有一番成就。

我们班还有一双会唱歌的男孩,他们是严凤英的儿子小亚和王少舫的儿子毛代。我们都知道他们俩是著名黄梅戏演员的孩子,自然断定他们俩都会唱歌。于是有事没事我们都会邀请甚至“逼迫”起哄让他们唱一段黄梅戏。这方面小胖子毛代最大方,他仰起小脑袋,就能高歌一曲。我们那时毫不怀疑,他们今后也会像他们父母一样成为出色的黄梅戏演员。

记得拍《风雪大别山》的电影组需要一个小女孩,学校推荐我演那个女孩,几次拍摄后,被告知剧中的小女孩最好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因此换成我同班的叶丽肥同学。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圆圆的脸看上去就是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难怪我的记忆里曾有人喊我高胖胖哩。

我的大弟弟小时候常常在外面淘气,到吃饭时间也不回家,要人到处找他,因此多次被妈妈罚站。他干了多少冒险淘气的事数也数不清。最近,我才知道,他与学校内几个男孩一起在大礼堂里面去掏鸟窝。他从大礼堂舞台后面上去,从边门上的屋檐下出来,结果屋檐松脱,他人和松脱的屋檐一起跌落。幸亏中途被门上的雨棚挡了一下,缓冲后落地。如今想来都后怕,小时候的他不知道天高地厚,胆子极大。

小静是我们女孩子中最胆大包天的一个。过去大礼堂是我们玩耍的天地,在里面躲猫猫、钻地道、飞墙走壁、爬高趴地,直到有一天小静不知道为什么在大礼堂烧火以至礼堂失火,从此大礼堂就被锁起来了。我们失去了一个集中玩耍的好地方。

有一次为了跟学校老师们一起去逍遥津玩,小静到我家喊我,我急着催大弟换衣服同去,小静等不及,拉着我跑了。大弟在家翻衣服翻出爸爸的手枪,将家里的大床铺打穿了个洞,闯了个祸,挺让人后怕,爸爸再也不敢将子弹留在枪里了。

一次,我不记得和谁一起,钻过学校围墙,趟过小河,溜到河对岸的机床配件厂。野地里堆放着大堆大堆被机床削下来的铁圈圈。那些铁圈圈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们很想取下一节带回家,就赤手硬拔一条铁削,我没有想到铁圈圈都是缠在一起的,根本拔不出来。我用力拔,感觉手中的铁削在移动,好似拔出来一些。这时同伴大叫:看你的手。我低头一看,我的右手小指被锋利的铁削划了一个深深的口子,血一滴一滴在往下滴。刚刚感觉移动其实是铁削在手指伤口中移动。我吓得捂住手指,回家后怕妈妈知道也没有敢去看医生。因此我的右边小指上留下一条永久的伤疤,因为人还在长,右小指因伤口就长歪了。因小失大呀,小时候做事真不考虑后果。

青荣是我从小的好朋友,她姥姥和妈妈都很严厉,她很少能出来与我一起玩。可我还是会常到她家,讨好她姥姥和妈妈,一直在她家等她做完她的事,再一起出去玩或就在她家玩。我也因此很熟悉她大姐和其他弟妹。青荣从小体弱,我没有注意她走路有什么问题,她妈妈却常批评她从小不好好走路。

到了大一点,妈妈派我和弟弟外出买东西,弟弟能干,每次买米买面都是他扛回家。那时买米面要搭山芋干,我们就想尽办法吃山芋干。开始是直接煮着吃,最后真吃厌了。后来得知粮站可以加工成粉。我们不时会背半袋山芋干到粮站,花点钱加工成山芋粉。我跟着别人家的保姆学着坐窝窝头或锅贴,熟了的山芋面窝窝头或锅贴发黑不好看,可实际上甜甜的挺好吃。

小时候学校门口常有来卖糖稀的,孩子们可以用破铜烂铁牙膏皮换糖稀。于是我们孩子们可是费劲找学校里所有可以找到的铁块锁头和牙膏皮了。还会偷偷用一两粮票换糖稀吃。其实就是换了糖稀,大多数时间就是用两根小木棍绕着玩,一直绕到变色还舍不得吃。

学校食堂有一辆三轮车,我们时而在食堂师傅看不见时悄悄推出来,几个孩子一起轮流骑。最刺激的是骑着三轮从大礼堂的高坡向低处的食堂方向冲下去。不过我们女孩子总抢不过男孩子们,胆子也小,多数时间女孩子就自动让位了。

我们家有满满一子弹箱的小画书,那是我弟弟们的宝贝,也是所有发小着谜的地方。至今小碧玲都记得那箱画书。大弟对此爱护有加,轻易不借人,只能在他眼皮下看,最好有小画书来换着看。大弟和男孩子们只有一人拿一本小画书坐在走廊看时,最安静。大弟大了,一箱子小画书传给了小弟。最后也不知道那么多小画书都到哪里去了。

学校里是学习的圣地,一般人是绝对进不来的。我们最喜欢那个隔一段时间爆米花的老头来学校门口了。如果爆米花的人一来,院子里的孩子们立刻跑回家取米、钱和口袋。有几次我们因为找不到妈妈,没有钱儿失去机会,懊恼得很。小朋友们相互用小板凳或锅盆排队,我们焦急地瞅着那圆圆的小黑锅子在火上不停转动,每当一锅好了,开锅的震天雷响都得用手捂起双耳。……。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3632-1024x824.jpg

穿越时空看似清晰的一幕一幕,如今记忆已经模糊。赶紧记下几笔,让我们回忆少时的美好,也让我们的后代知道,我们也曾年少轻狂、纯真美好。Neowise彗星将离地球越来越远了,地球上的人再见她已是6800年之后了。

 

【星星文字原创】

*沈夏暖老师的学生董书玉、史卫星、郭宿俊等读《留在西小的足迹》后留言:

我也是住校生,在西小近六年的时间,对学校的环境很熟悉。此文写的非常细腻,感情深厚,又勾起我们对那段时光的回忆。感谢西小所有的老师对我们的培育,感谢作者的文章,值得收藏。

离别西小已有50多年,人也步入老年,但对西小的记忆却恍如昨天。我们是军人的子女,我们是西小的学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西小给了我们美好的童年。我们的人生从西小开始,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印着西小的烙印。我们热爱西小!我们为自已是西小的一员而自豪!我们应感谢西小的创建者!感谢西小教师员工们对我们在校其间无微不至的关怀!

沈老师晚上好!您转发的文章,又把同学们带入半个世纪前的记忆中。您和张老师永远是我们的师长和榜样,在我们的人生长河,您是前浪,推动着后浪(我们),感谢老师,感谢我们的生命中有这一段金子般的经历,常回忆而抹不去。

【时光】拥抱西小

西小不仅有我们幼年的童话、学习生活的画册、少年的诗篇、成长的足迹,更有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亲切美好的师生情、纯真洁净的同学情和对这个校园浓浓的真情。正是这些情份早已深深地印在记忆深处,再回首,其中的星星点点如泉倾涌,再回身,其中点点滴滴思绪万千。让我们以思绪以灵魂以感恩之心去拥抱西小吧。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4340-1024x693.jpg

西小最初的老师都是经过仔细挑选,文化水平高,或有教学经验的知识分子入伍的军人。建校之后陆陆续续分配或调动,不断地增添了不少新老师。在我们西小弟子的记忆中,西小的师职员工个个对工作认真负责,人人都勤俭朴素。我们最熟悉、记忆最深的西小老师里有如下数位:

西小有过几任校长,西小弟子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胡校长~我们的母亲。她为西小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奉献了她全部心血,她在西小那块土地上一直工作到退休。母亲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姐弟仨也一直为有这样的校长母亲而自豪和骄傲。

西小有黄小红的妈妈蔡秀碧老师~一位对工作勤勤恳恳,对大人孩子都和蔼可亲的老师。她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都喜欢她。

有吴小静的妈妈吴后勤老师~一位办事认真负责,富有责任感,看上去挺严厉的老师。

有黄河的妈妈杨宏训老师~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不爱笑的老师。她是与我们住同一栋平房的老邻居。

有我的发小刘青荣的妈妈钱秀英老师~一位专门管理学生住宿的后勤老师。她对工作非常负责任,住校生没有不服她的,连最淘气的孩子也惧她。还有青荣的爸爸刘玉寿校长~一位我几乎没有直接接触过的西小副校长。

有任后勤工作的罗法安叔叔~一位工作踏实、任劳任怨的好职工。我们孩子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大罗叔叔。

有个子不高的曹爵延老师~一位严于律己、聪明严格、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数学老师。

有我低年级时的班主任鲍良敏老师~一位严格负责、漂亮可亲的语文老师,同学们都喜欢她。鲍老师的先生是曾任学校办公室主任的徐斐章老师。

有曾经也是我们邻居的赵季林爸爸赵均校长~一位眼睛炯炯有神、身带传说,很快被调到什么兵团去了的校长。他有一个女儿莎是我小学同学和玩伴。

有大眼睛的王庆男老师~一位年轻漂亮,扎着一双长辫子的老师,我不记得有没有上过她的课。

有高高瘦瘦的张建平老师~一位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能干的年轻老师。他兼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次周一升队旗,他总走在最前面,特别神气。

有年轻俊俏、心地纯善的沈夏暖老师~一位从学校毕业直接分到西小的上海姑娘。她工作认真负责,是在西小校园里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老师之一,至今还住在西小校园里。

有教高年级数学的尹炳坤老师~一位严格认真的数学老师。杨老师搬家离开平房后,尹老师搬至平房,与我们为邻。

有我们班主任聂和春老师~一位严肃的语文老师。记得他总是将他的头发一分为二,梳得整整齐齐,大家背后因此称他为“聂分头”。

有校卫生所的葛医生~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大夫。全校师生谁有不舒服,头疼脑热的都找她。我可能就是看卫生所里的她,才明白医生都是穿白大褂的。

有教我们体育的余淑华老师~一位高高大大、运动员体型很会打篮球的女老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大余老师。

有一直是齐耳短发的张莲玉老师~一位年轻善良,工作认真的好老师。她的先生后来是我上高中时的班主任。

有任会计工作的王惠敏老师~也是一位个人不高,人非常善良,对人热情,从上海来支教的老师。

有短发的谭素卿老师~她曾是我大弟低年级时的班主任。有年轻的余章珍老师~她曾是我小弟的班主任。

还有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潘孝禹~一位很有语文水平、才华横溢的男老师。我记得他批评我写作文时自我造词的事。大意是词都是固定的,不应该自己造一些新词,我当时还挺不服气。看看现在多少网络词汇和新词汇呀。

还有吕治珍、倪志华、马醒民、陈应盛、梅淑贞、陈显明、吴锦玉、王慕兰、黄亚玲、吴菁如、吴时秀、程英兰、姚强、郭海铭等很多老师。西小自建校以来,进进出出过不少老师。岁月荏苒、时过境迁,不少老师的名字我已经叫不出了。

西小除部队下来的老师外,很多老师来西小时,还是初出茅庐、风华正茂的小青年。在西小,在校长和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在他们自己的勤奋努力下,他们慢慢成长、成熟、成家立业。为学生、为西小、为教育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乃至一生的心血、汗水和生命。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4387.jpg

西小的老师们是西小大花园里勤劳的耕耘者、美好的播种者、辛勤的园丁;西小的老师们是大地、是天空、是春雨、是雨露、是阳光;西小的老师们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每一个西小的弟子。

让我们以回忆和感恩之心拥抱西小的老师们!向西小所有的老师致敬!

 

【星星文字原创】*感谢两位西小子弟将黑白图片还原为彩色图片。感谢鲍老师和发小们提供的信息。

*当张建平老师读了《留在西小的足迹》后,给我发来他的回忆:“星星;您的文字功底很是了得!您对西小的一切了如指掌,记忆犹新。我59年到西小工作,西小,工农兵中学,十八中。后到干校学习调入团市委,75年从合肥师范调回家乡。我在西小住了十七年。您的回忆中说门口有个裁缝店,那是看大门的老李师傅,平时兼缝些小件衣服,而且都是手工缝制。你家原住在花房后面那幢单独的平房,后搬到教导大队。在大礼堂有个澡堂和洗衣房,为住校学洗衣被的是大罗(罗法安)已经九十多岁了,去年我们见面他的身体很好呢。曹爵延老师还记得吧?那时他快四十岁还沒结婚,文革期间因出身不好受造反派冲击,思想悲观,我和陈应胜老师多方努力,让曹老师和小刘结婚了。后来生了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现在一女孩在香港工作)前几年我见到他,九十岁的人身体很好,他还送了一幅亲笔写的书法。学生在食堂吃饭,八人一桌有专门的小餐桌和小板凳。吃完饭必须自己洗碗筷。食堂养的大黄狗,它可是我的好朋友,文革期间值班夜间巡逻它总是跟着我。看大门老李头,食堂老王师傅,费师傅都相继离世。老师中陈应胜、余淑华、吕治珍、吴锦玉、……,也都离开了我们。他(她)们会在天堂和我敬爱的胡静校长建设一个新的学校。我们在世的老师们都想念他们!此文只是星星回忆录的一点补遗。祝西小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健康安好!

**记得在学校,我们亲切地称沈夏暖老师为小沈老师,一是她非常年轻,二是她娇小玲珑。她说:“读了你的《留在西小的足迹》,我有十分真切的共鸣感。不仅仅是您的美好童年回忆(录),也是我(们)一批当年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在西小执教的年轻教师,工作生活的一段熟悉、美好、极有意义的执教和生活回忆。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heart.gif

【时光】留在西小的足迹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1-1-1024x510.jpg我们~西小的子弟,对西小拥有比西小弟子们更深更浓的情怀。随着时光的巨轮,我们童年的足迹刻印在这所由我们父母白手起家的校园里,我们少年的欢笑洒落在这所浸透着我们父母辛勤汗水的校园里,我们将自己童话般的幼稚留在这所我们自出生就生活其中的校园土地上,我们将自己少年无忧无虑的过往以及天真美好的梦想画在这所校园的天空上,……。

那时,我们的世界就是这个熟悉的西小校园。我们目睹着这所校园建设的日新月异,我们感受着这所校园里独有的四季风景。到了上学年龄,我们自然而然背着书包走进课堂。我们和来自四面八方的西小弟子们一起,像花朵一般,在勤劳的园丁们地培育下,茁壮成长。

我们记得~西小学校的大门,大门内是教育的圣地、老师学生的世界,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纯净之地;大门外是熙熙攘攘狭窄的宁国路,是另一个陌生复杂的世界。后来,学校门口多了一个裁缝店,守大门的李师傅就是裁缝店店主。

我们记得~进学校大门就能看到左边那个巨大的大操场,我们曾经在那儿上体育课、集合、开运动会、奔跑踢球打闹。学校有一些没有父母的烈士子弟,放寒暑假,别的学生们都回家了,他们没有地方去,也常常和我们一起玩。

我们记得~学校里有一只黄狗,我们叫它大黄。它平时在食堂后活动,假期里,一个烈士的男孩常带着大黄跟我们在球场踢球玩。

我们记得~学校那个不大的篮球场,那一块水泥地是我们下雨天经常活动的地方,是中秋节无法回家的孩子们席地而坐吃月饼和石榴一起赏月的地方。

我们记得~学校的大礼堂,门前有一大块水泥地,那是我们敬礼、升旗、开会的地方。礼堂四周有一排被修剪整齐的灌木丛,那是我们躲猫猫、扮娃娃家最好的地方。

我们记得~学校卫生所旁边的校长办公室,那儿总是静悄悄的,没有学生敢在那里大声喊叫,因为那儿是学校的大脑、学校的中心。

我们记得~学校的大教室,里面有我们曾经住宿过排满上下铺的集体宿舍,也有我们最早的教室。

我们记得~学校走廊那头的大食堂,我们每天三次排队进食堂吃饭的地方,我们都是吃那儿的饭菜长大的。大食堂里掌勺的师傅是老王伯伯。

我们记得~走廊另一条路通向厕所后面的大澡堂,那是我们排队进里面大水池洗澡的地方。里面有很多供大家洗澡穿的木屐。

我们记得~学校里长长的走廊,它连接着四栋分别为学生宿舍、教室、教工宿舍、里面是面对面双排房间的灰砖房子,它连接着大教室、大食堂、澡堂、厕所。无论风雨天,还是雨雪天,长廊都为我们挡风遮雨。

我们记得~大澡堂后侧有个马廊,里面有学校的马车、马匹、草堆和赶马车的韩师傅。

我们记得~在学校的北墙前,后来新盖了一长排红砖平房,一间一间全都是教室,成为学校的主要教学建筑。接着,教学平房前修筑了几个水泥乒乓球台。原本那个长长的平衡木,最得女孩子青睐。平衡木对面有两个双杠和一个高高的秋千架,那里悬挂着两个秋千曾是我们的最爱。

我们记得~学校北墙外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堤上青青野草环抱着弯弯曲曲的小河,那儿是我们猫腰穿过有洞的围墙,赤脚在河水里抓小鱼小虾的地方。

我们记得~学校高高大大的玻璃花房,里面有一排排各种各样的花卉和一位非常和蔼的花师伯伯。那是小姑娘们最爱去采花的地方。

我们更记得~学校花房边上那排绿灰色的平房,那里曾住着校长、副校长、蔡老师和杨老师几家。平房被前面高大的柿子树、苹果树、核桃树、和葡萄架、迎春花灌木和一人高的野草遮蔽得严严实实,平房的右侧有一条灰砖铺出的通往篮球场的小路,平房的左侧有一条大人孩子从杂草中踩出来通往厕所和学校大门口的小道。

我们记得~平房前和花房前高大的葡萄架,那是葡萄成熟的夏季里,我们趁大人午休,悄悄搬个小板凳站在葡萄架下仰着脖子偷吃葡萄的地方。

……。

我们在这个校园里学习、生活和玩耍,并不知不觉长高长大。有一天,我们因父母的原因,不得不搬家了。我们就此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十分熟悉的西小校园,离开了我们一起长大一起玩耍的伙伴。后来,我们真的长大了,我们步入复杂的社会,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像我们的父辈一样勤奋工作。后来,我们长成父母当年的模样,我们也成了小家,也成了父母。……。再后来,我们再回西小校园,校园已经面目全非。

随着时光的巨轮,工作和家庭的担子催白了我们的两鬓,岁月的风霜吹皱了我们的面容。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爷爷奶奶。而我们的父母~西小第一代师资精英,不少已经撒手人寰。待回首,我们发现,我们最忘不掉的是我们天真无邪的少年时光,我们最怀念的是西小那个原本非常纯净的校园。

在西小渡过的岁月已成为我们一生写就的诗歌中最无忧、最纯洁、最美好的一段。在西小,留下了我们美妙的儿时种种,见证了我们每个家庭的酸甜苦辣,记录了我们每一张笑脸,盛载着我们父母和老师的心血,烙印下我们匆匆长大的足迹,滋润过你我他清纯的友情,孕育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温暖着我们正在长大的身心。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3624-1024x768.jpg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8315-1024x768.jpg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3816-1024x665.jpg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4553-1024x768.jpg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3634-1024x726.jpg

我们~西小的子弟,对西小拥有比西小弟子们更深更浓的情怀。虽然我们身居各处,我们彼此谁都没有忘记谁。因为我们是一步一步从西小走出来的,因为我们中的每一人早已是画在心底里那幅画中的一部分。留在西小的足迹也留在我们心里。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G_3633-1024x663.jpg

 

 

【星星文字原创】